發(fā)表時間:2019-11-26 14:39:35瀏覽量:【小中大】
層流手術室術前空氣細菌培養(yǎng)達標和開機時間要求
本研究中取檢標本480份,有10份標本未能達標,分別分布在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層流級別的手術間,這可能與設備及室內的潔凈度和取樣、檢測操作中的污染和誤差有關,與開機通風時間無關。是否可以在比30 min更短的開機凈化時間內細菌培養(yǎng)結果達標,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。
隨著醫(yī)療衛(wèi)生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對消毒隔離技術的要求日益提高。而醫(yī)院的層流設備對于控制院內交叉感染,提高手術安全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但由于設備及運行費用的高昂,制約了該技術的使用和增加了醫(yī)療成本,給醫(yī)院、病人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。為此,本研究探討了空氣細菌培養(yǎng)達標的最短開機時間,旨在減少設備的耗損及資源的浪費,降低醫(yī)療成本,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?,F報告如下。
1 材料與方法
1.1 材料
百級層流手術間1個,萬級層流手術間2個,十萬級層流手術間7個,普通營養(yǎng)瓊脂平板(直徑為9 cm)、溫箱、顯微鏡。
1.2 方法
1.2.1 空氣培養(yǎng)方法
分別于開機通風凈化后的30 min、1 h、2 h、4 h在靜態(tài)下進行空氣標本采樣,采取平板暴露法,室內面積<30 m2,設內、中、外對角線3點,內外點布點部位距墻1 m處,室內面積≥30 m2,設四角及中央5點,四角的布點部位距墻1 m處,將普通營養(yǎng)瓊脂平板放在室內各采樣點,采樣點高度為距地面1.5 m,采樣時將平板蓋打開,扣放于平板旁,暴露30 min,蓋好后置37 ℃溫箱培養(yǎng)48 h,觀察其結果。
1.2.2 評價標準
采用衛(wèi)生部2002年版《消毒技術規(guī)范》中公式計算結果,即細菌總數cfu/m3=50 000N/(A×T),其中A為平板面積(cm2),T為平板暴露時間(min),N為菌落數(cfu)??諝庀拘Ч_到1類醫(yī)療環(huán)境標準:細菌總數10 cfu/m3或0.2 cfu/平板,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,溶血性鏈球菌。
1.2.3 統(tǒng)計學方法
采用SPSS 10.0軟件進行統(tǒng)計學分析。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。
2 結果
4個取樣時間的達標率無統(tǒng)計學意義(χ2=0.001 2,P>0.05)。詳見表1。表1 4個取樣時間段空氣培養(yǎng)達標率結果%(略)
3 討論
空氣的潔凈度是以含塵濃度來衡量的,含塵濃度高則潔凈度低,含塵濃度低則潔凈度高。層流手術室的空氣凈化技術是通過初效、中效、高效3級過濾以控制室內含塵量,并選用各種氣流方式和換氣次數,使空氣達到一定的凈化級別。初效過濾對空氣中≥5 μm微粒清除率在50%以上,中效過濾對空氣中≥1 μm微粒清除率在50%以上,高效過濾對空氣中≥0.3 μm微粒清除率在99.9%以上,而細菌、立克次氏體、螺旋體多附著在1 μm左右的塵埃上[1],所以,層流凈化技術設備是目前空氣凈化最理想、最高效的方法。
術前開機通風凈化最短時間為30 min可達標。本研究中4個時間的達標率無統(tǒng)計學意義,說明了術前開機30 min通風凈化就能達標,這與傅曉玲等[2]的研究吻合,在能達標的前提下縮短了開機時間,能有效地減少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耗損和電力資源的浪費,降低醫(yī)療成本,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做好層流設備及手術間的保潔工作,是最短通風凈化時間內細菌培養(yǎng)達標的關鍵。我院采取每周1次對初效裝置和濾網,中效裝置和濾網,回風網、回風口用500 mg/L的含消毒液濕抹,手術間內無影燈、臺桌及設備每天濕抹1次,有效地減少了室內及設備的塵埃,提高層流設備的使用效率。
保持層流設備在正常的狀態(tài)下運作,是最短開機時間內細菌培養(yǎng)能達標的重要措施。本院層流凈化設備有初效、中效、高效3種過濾裝置,其中高效過濾裝置不能清潔,要定期測量其阻力值,當阻力值大于正常范圍時要及時更換。
坤靈凈化專注生產研發(fā)風淋室、不銹鋼風淋門、雙吹風淋通道、空氣過濾器等空氣凈化設備行業(yè)十多年,擁有十萬級無塵凈化車間,承接定制業(yè)務,凈化風淋室等批發(fā)供應價格優(yōu)惠,全國服務熱線:13433919180